中国文明网大庆站 >> 书香大庆
原创|照片里的流金岁月
发布时间:2023-02-03      来源:大庆晚报    
13-01-01.jpg

 

  上世纪六十年代,一般家庭的照片都镶在大镜框里。我家也一样,在堂屋正中墙上,有两个镜框,大小和水银镜子一般,里面镶满了家里人的照片。下面用木板条作为底座,镜框立在底座上,上面拧上几枚可以系绳索的金属小圆环,俗名叫“羊眼圈”。一头把麻绳系在“羊眼圈”里,另一头系在钉在墙上的大钉子上。这样,拴牢镜框的同时,还使镜框能向外稍稍倾斜,便于看照片。来客人的时候,都喜欢站在镜框前,仔细看主人家的照片。这是我家最早的“影集”。

  我家照片是三姐装饰的,非常漂亮,整体呈“孔雀开屏”的上宽下窄形状。里面用的是当年比较拿得出手的亮光纸,闪闪发光,把照片粘在上面,互相映衬。

  我的第一张照片,大约是我3岁时照的,一身碎花布棉衣棉裤,因为是开裆裤,双腿间的小雀雀赫然露在外面。我的手伸在嘴里,其实嘴里什么都没有。只是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,习惯性地把手指放在嘴里吸吮而已。

  10岁那年,我上小学4年级。三姐领我去县城,要出嫁的她去买衣服。转悠几圈衡量再三买了件便宜衣服后,姐姐领我去了国营照相馆。这是我记事以来第一次照相,既紧张又新奇。照相师傅给我一把木梳和一个小圆镜,我对着镜子梳了梳头后,把木梳和镜子给姐姐,她仔仔细细地梳理了好半天,我们才进入照相室。

  照相师傅钻进那个幕布里面让我笑一笑,我的嘴角牵动了一下,像笑更像哭。三天后,姐姐拿着取相票取出了照片。拿到照片时,感觉照片上的人不是我,傻傻的,木木的,还歪着嘴。

  80年代末,改革开放的春风早已吹遍了乡村大地的角角落落。

  那天,村里来了一伙照相的人,说他们是县城国营照相馆的,背着相机和三脚架,还有闪光灯,虽然大白天的没用上闪光灯,但镶在相机上很神气。他们拍的照片不论几寸的,价格只分两种,小的六角钱,大的一块二。大多数人不敢照怕是骗子,选择了观望。我和母亲要了一块二毛钱给了照相师傅,我要和喜子哥照一张合影,因为他马上就要去北京打工了。

  我们在小院摆了两把椅子,互相用胳膊挎着肩膀,拍下了照片。背景是粗糙的黄泥土墙,墙上钉着木头橛子,上面挂着苞米穗子和辣椒串。几天后,我们收到了照片。照片中的我怯生生的,喜子哥皱着眉头,很严肃的样子。

  我给喜子哥一张照片,他喜不自胜地收下了,然后拍着我的肩膀说,以后到北京就找他。那以后,村子里经常有人来照相,都说是国营照相馆的。其实我们知道他们不是国营照相馆的,但谁都不说破,管他是哪的,只要能给我们照相就行。有了我和喜子哥照相的经历,人们再不怕他们是骗子了,纷纷争着抢着照相,有钱的给钱,没钱的给粮食。特别是三姐那帮姐妹,都是爱美的,看到照相的来了都围上来,把平时压箱底舍不得穿的衣服都翻出来穿在身上,美滋滋地照上一张两张。

  那些照片什么背景的都有,有在自家土房,有在田间地头,有村口老榆树……

  后来,照相可以赊账了,没有钱的先记账,秋后卖粮一起算。他们知道,淳朴的村民不会为这点小事赖账的。

  那时,家里的镜框已然完成了它的使命,照片被迁移到大本的影集里。黑色的底面,上面覆着一层薄薄的蜡纸,也覆着美好的记忆和悠长的岁月。

  当年照相是一种庄重的仪式:战友团聚要照,姐妹分别要照,老人过寿要照,小孩百天要照,男女结婚要照……最常见的,就是一家人聚在一起要照“全家福”,少一个都不行。老人坐在前排正中,然后按照辈分、年龄依次排开,照相师傅喊一二三,咔嚓一声,历史定格。但这些相,大多都是在照相馆照,有时照相馆也到现场去照。比如说小初高学生照毕业照,这些师傅就要到现场。光摆场面就要好半天,一会前排挡住后排了、一会高个遮住矮个了,等等。

  但无论怎么努力,照完了总会留下一些遗憾,有的张嘴,有的闭眼,有的低头。看来,拍集体照,是一种遗憾的艺术,但却是每一位照相人他日的念想。

  □任青春

 
 责任编辑:李 红艳
  聚焦大庆 更多>>
·大庆生态环境领域项目建设交出亮眼“成绩单”
·精心呵护水生态 打造百湖高颜值
·大庆纵深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
·大庆首个“红石榴”主题公园建成投用
·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名单公布
·我市春节期间安全形势总体平稳
·高新区公共服务中心持续深化文明单位创建成效
  主题活动 更多>>
00ffcedbfd9125447cce38.jpg
001b9e67939f2534b10502.jpg
a0481c9f564025164ba85d.jpg
e0be03285c602401800b22.jpg
a0481c9f564023df0ab522.jpg
a0481c9f564023cc63cf0b.jpg